第四十一章 打脸就要打痛(二)-《全球战国》


    第(2/3)页

    理工男徐光启不光是科学家,也是这个时代的农学家。至于老魏,本来就是农民出生,对种地也是非常熟练的。交给他们两人才是本分。

    “徐先生,这土豆、玉米、番薯都是不挑地的高产作物,我大明其实有一些地方已经在开始种植了。孤准备以后用朝廷的力量统一进行推广、大范围种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拿出有力的数据来说话。所以,孤准备了一百亩土地和十户佃农给你……”

    “请太孙放心,臣一定细心种植,认真统计。绝不让太孙的念想落空。”

    “老魏啊,你来看这各地的稻谷,有的颗粒大口感好,但是产量低。有的呢,产量高但是颗粒小。孤要搞这个杂交水稻,嗯,就是这样……如此,总会有一种水稻能够集中各种稻谷的优点。嗯,这事你空了关注一下就是了。我大明其实并不缺粮食,缺的是其他东西。反正呢,能搞出来最好。你最重要的任务,还是给孤看好这排工坊。孤在做完代理权拍卖后,马上就要准备推出新产品了。”

    在八月份举行的拍卖会上,朱由栋一共认定了十五家省级代理商(两京十三省里,北直隶是不设代理商的。但是另外加了一家辽东)。

    虽说这种场合,太孙也好,大内诸监乃至熊廷弼等臣子也罢,都不可能亲自出场。但是能够入场的商人们都是人精:能够调动锦衣卫在拍卖场外站岗的,那后台是谁简直都不用猜了。

    所以,一半是货好,一半是对皇室献媚。最终获得代理权的十五家大商人们,都各自缴纳了一万两保证金和三千两加盟费。

    在这个基础上,朱由栋给他们的规定是:我按北直隶市场价的五折给你们货物,你们运回各地售卖具体多少钱我不管。但是,第一,不准跨境售卖以造成内部恶性竞争。否则收没保证金不说,以后也不再供货。第二,不准宣传说是货物昂贵是因为厂价太高导致的,更不准明里暗里的误导消费者,说这玩意和大明上层有关联。如果犯了这条,呵呵,第一条里的惩罚是要执行的,锦衣卫什么的也是要来你家讨口茶喝的。

    这个时代的大明商人们,能够把生意做到本省数一数二的,其实身后站着的无一不是权贵。对于爽记百货提出的这两条要求,自然是极为乐意接受的。总体而言,虽说在竞价的时候也有不少商人因为互相抬价而搞出了真火,但拍卖会终究是顺利的结束了。

    最后,朱由栋不光白拿了二十来万两白银,还一次性收到了近二十万两的货款——这笔钱可以购买的香皂,足够他现在的小作坊忙活大半年了。

    但是呢,到底是穿越前没有真正进过高档拍卖场的diao丝,朱由栋在这次拍卖会之前居然忘了设置一个身份认定。结果就让个别人钻了空子,溜进了拍卖场。

    比如这个曹三喜。

    “太孙殿下,草民是山~西~太~谷~人。乡野山民,不习官话,还请太孙宽恕。”

    哎,你不会官话没什么啊,我降生下来之后,听着这个时代的“普通话”。其实脑门儿也很疼呢。那是后来花了几年时间才慢慢习惯的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