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搬迁势在必行-《全球战国》
第(2/3)页
“不,不不不。”万历肥胖的头颅摇晃得飞快:“太廉!实在是太廉了!”
“那皇爷爷给定个价?”
“嗯,大镜,也就是这种能照出全身的,一千两银子一块。中镜,能看清整个人脸的,一百两银子一块。至于那种巴掌小镜,这个是走量的,便宜点,十两银子一块。”
“呃……皇爷爷,我大明人口虽然很多,但能一下拿出十两银子的,还是不多吧。”
“是不多,但至少也有数万家。而且你想啊,若是镜子定价太便宜,普通的中人之家也能买的话,那些有钱人家里会怎么想?”
“唔~~皇爷爷说得也有道理,就照爷爷说的这么办!”
穿越过来好几年了,朱由栋深切的感受到:虽然大明已经出了各种问题,整个儿国家有着明显的难以为继的颓势。但是得益于大明庞大的人口基数,所以他开发新产品用来圈钱的速度,绝对的比其他穿越者要有优势得多!
香皂、蜡烛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进入薄利多销阶段。但你架不住大明这个市场的庞大啊。目前,香皂、蜡烛什么的,每个月都能给红河庄带来不下五万两银子的纯利。虽说分红之后拿到朱由栋手里的不过两万余两,但一年下来也是二十多万白银。足够朱由栋勉力支撑西南和东北两处的布局。
前些时候上市的透明玻璃,其圈钱速度也是极为惊人。红河实业的总经理曹三喜在刚刚拿到玻璃时的那个表情,朱由栋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呼吸急促也就罢了,关键是双眼血红啊!像极了从地狱里出来的恶鬼。
曹大经理最得朱由栋喜欢的一点,便是他出身底层,身上完全没有大内的小宦官、勋贵家的下人们身上的那种“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傲气。那是真的为了捡一个铜板就能把脸贴到地上去的。
拿到玻璃后,曹总亲自带队,挨家挨户的在京师的富贵之家“扫楼”:这位大人,这是我们红河庄出产的玻璃,您看,晶莹剔透,若是安装在你家的窗户上,这采光是不是更好一些?啊?你问多少钱一块?不要钱不要钱。您家里有香皂吧?对了,那就是我们红河实业的老客户了。为了回报老客户,我们现在让利大酬宾嘛,免费给您家里的一扇窗户安装这种玻璃,您大可先无偿体验一下嘛。
至于说您体验过后,觉得这扇换了玻璃的窗户采光很好。然后看着其他还是贴着窗纸的窗户很不顺眼,想要把所有的窗户都装上玻璃……哎呀,这个价钱嘛,我们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所以,从这一年的四月玻璃上市开始,到现在六月初,光是玻璃这一块,就已经给朱由栋提供了近十万两的现金。而且,玻璃除了做窗户,其他的用途简直不要太多。此外,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正在赶来的路上,到时候整个大明的市场铺开了,这利润?啧啧啧……
朱由栋大致的推算了一下,如果镜子近期也上市,加上红河庄以前的那些产出。然后加上最近庄子里还在鼓捣的牙膏(有了甘油牙膏已经不远)、牙刷(猪鬃现在在庄子也多得不得了)。在现有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大概有了接近三百万两的收入。
(目前世界公认的牙刷发明者,是明朝的孝宗皇帝朱佑樘。但此时的牙刷无法流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猪鬃没有漂白,直接用来刷牙观感实在太差。)
这三百万两银子里,万历有两成,慈庆宫有一成,宁远伯府、英国公府各有一成。另外给慈宁宫、部分老师的分润以及各项成本什么的大概要占两成。如此算下来,朱由栋一年下来大概有九十到一百万左右的纯利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