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历史未能重演 五-《全球战国》


    第(3/3)页

    “难道叔时(顾宪成)还不相信?这可是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亲自证实的啊。”

    “张士佩因为黄册的事情并不得太孙信任,他说出来的话未必准确,此其一。其二,这射雕的作者署名是王栋。在金陵日报的创刊号上,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作者署名也是王栋。呵呵,便是太孙真的天资聪颖吧,但是初见这样的诗,岂是一个孩童写得出来的?”

    “这倒也是,那这些东西到底出于何人之手呢?莫非是状元郎?”

    “呵呵呵,张以诚是松江人。我与其父早就相识,对此子也多有了解。总的来说,张以诚的字画是很不错的,但是诗词嘛,距离这首初见还是有些距离的。他应当是写不出来的。”

    “嗯……看来这位太孙背后,还有高人啊。”

    “叔时,叔时,哦,存之与国端兄也在啊。今天的金陵日报看了么?”

    “看了看了,怎么,小范(安希范)也要来和我们讨论今日的射雕么?”

    “唔,这射雕是好看,但是昨日的第三版,讲到了春秋战国呢。这其中可是大有名堂!”

    “怎么回事?待我等看看。”

    众人仔仔细细的把昨天的金陵日报第三版反复阅览后,个个脸色都很不好看。

    这一天的金陵日报,刊登了韩非的《五蠹》部分原文不说,还用大白话进行了翻译。

    在20世纪初期,民国的大家们为了开启民智,提倡使用白话文。但是那时候的大家们早年都是之乎者也这么过来的。咋然使用白话文,还是多少有些文绉绉。但是这对于穿越者来说,就完全不是问题。他用大白话翻译《五蠹》,那绝对能做到浅显直白。

    如此浅白的语句,再加上标点符号的应用,只要你识字,你就能看懂。只要你智商正常,你就能听懂!

    法家和儒家是彼此的大敌!即便中华帝国几千年来都是实行的荀子‘隆礼重法’(表皮是儒家,骨子里是法家)那一套。但至少表面上,儒家子弟面对纯粹的法家观点,那就必须否认和批判!

    更不用说,五蠹里有这么一句话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