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全球战国》


    第(2/3)页

    但是这个孙传庭......

    哎呀,这会儿都二月四日了,九日就要开考了啊!考生进京后还得去礼部报备、验明身份啥的,那是很花时间的。怎么到了这会儿都还没到呢?

    这家伙不是死在路上了吧?

    这还真不是田尔耕诅咒人家,而是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病死或者被杀死在荒郊野外实属正常。加上明朝一直以来财政吃紧,所以没有像清朝那样给上京赶考的举子提供公车待遇。因此,每三年一次的会试,有举人因病、因亡等诸多原因未能参考。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但是朱由栋是穿越者啊,别的人可能他记不住,但孙传庭他是记得很清楚的!

    虽说我大清修的《明史》,里面的内容很多都不能相信,从万历朝开始的记述更是谎话连篇。但由于孙传庭基本没有和后金、大清怼过,所以《明史》对孙传庭的记述总体还算客观。那句“传庭死,而明亡矣”虽然绝对夸大了,但确实也极为震撼人心。

    对这样的人,朱由栋记忆当然深刻。

    他清楚的记得,历史本位面上,这位一表人才的大帅哥,22岁就中举了,然后当他信心满满的来参加1616年会试的时候,才发现和全国的各路才子比起来,自己的文章还差得远,于是毫无悬念的落榜了。

    即便是回家苦读三年,1619年的会试,他也只是三甲同进士第41名(附带一句,当年三甲第40名是袁崇焕)。

    所以,此人绝不会死在路上!田尔耕,赶紧给我把他找出来!

    “哎,没得办法了。”本来一心想和这位殿下看好的举子提前拉拉关系的田尔耕,在被朱由栋反复催促后也急了:“你去顺天府尹那里报个备,就说有贵人的宝贵物品失踪,锦衣卫要在进入北京的各交通要道设卡盘查!”

    “是!”

    “另外,我们的人重点盘查从西、北两个方向入京的人。我们要找的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器宇轩昂,一表人才。操着晋北口音,若是此人还自称是进京赶考的举子,那就错不了了。先给老子抓起来,直接送到北镇抚司!”

    “属下遵命!”

    孙传庭是怎么了呢?也没怎么,其实就一个原因:穷。

    他家祖上是河南人,洪武年间被迁到山西做了军户。两百多年积累下来,孙家在当地还算是薄有资产。

    但是大明北方这些年灾害连连,田地减产得厉害,加上又要供孙传庭读书,所以孙家其实已经有些难以为继。

    虽说中了举人后,自然也有当地的百姓前来投靠。但问题在于,振武卫是边防重镇。这里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军田——高级军官才不会投靠你这个举人呢。所以,这收纳到的土地其实是很有限的。更何况,这收进来的土地要产生效益,那也得时间啊。

    总之,兜里没几个钱的孙传庭,就只有比着会试的时间进京——帝都居,大不易。这话在哪个时代都是没错的。

    然后,他终于在二月初六被田尔耕的手下抓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