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全球战国》


    第(2/3)页

    “嗯,差不多吧。我大明的横海卫、昆明镇,编制现在都是一万五千多人。十二万新兵来了后,编为七个镇。在训练的过程中,肯定有被淘汰调的,所以事先得多准备一些人。”

    “殿下,臣有异议!”

    “呵呵,孤就知道大司徒不乐意。可是这个事情啊,还真的得拜托大司徒指缝宽宽,漏点银子出来。不然一下子新编七个镇,孤也养不起啊。”

    朱由栋说这话还真的不是谦虚。

    横海卫现在全部战兵达到12500人,军医、厨师、长期随军民夫、设备维修等各类辅助人员3000余人。这些人的薪俸,日常训练消耗,吃饭穿衣营房维护等,基本上一年开销在60万元上下。

    现在,朱由栋名下的各项产业每年给他的分红,大约是600~700万元。他养了横海、昆明、近卫三个满编师,这一块的支出每年就接近200万。此外,他还养了崇明沙的一支舰队,此时的风帆战舰还不算太吞金,但架不住颜思齐从日本回来后要新建一支舰队,所以,最近两年,海军一年也要吞掉200万。

    除此之外还有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这两家军事院校的日常费用是皇室和国家各出一半。基本上,朱由栋在这方面每年也得出个50万以上。

    而作为重中之重的方山学校,虽说这个时候已经成功的走上了产学研一体的道路,每年能够实现自我补贴。但架不住这个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科研项目越来越多。所以朱由栋每年还得补贴五六十万元。

    所以,福建福宁镇的舰队他不是不想给他们建新舰,实在是钱不够——太孙殿下确实不像其他的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们讲享受,但太孙又不是苦行僧。而且身为国家储君,该有的牌面还不是得有——兴华宫每年的花费也是几十万元级别的。

    再说了,面对建州这种还没有成型的强盗集团,他用私产可以将其镇压下去。但是面对其他的穿越者,他就不能完全靠私产了:不然他做这个皇太孙干嘛?

    现在,其他的穿越者将要开始对自己进攻了,他必须得使用国家的力量了。

    还好,虽说这十几年没有编练出多少新军,但是这个国家的财政状况正在不断的好转。不然,面对其他穿越者的新军,还真的不太好说了。

    “咳咳,大司徒啊,孤跟你讲,编练一个新镇,大约需要……所以,还请先拨款一千万给兵部。”

    “殿下,照理说,户部现在有钱。那一亿两千万盐政改革所得,给全国官员涨薪,臣准备了一千三百万,此次赈灾,户部购买粮食花了一千万……总之,国库现在非常充盈。但是殿下,臣真的不能理解,为了一个区区暹罗,或者再加上倭国吧。至于么?要知道,当年援朝抗倭,朝廷前后耗时六年,一共也就花了七百万两银子而已。”

    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朱由栋耐心解释道:“大司徒,非常有必要的。昔年,我四川镇在刘綎的率领下和缅军作战,也是耗时近一月方才收工。而现在,缅军对上暹罗的新军,却是一触即溃。方才许显纯的报告你们都看了,且不说暹罗是不是真的要去抓湄公河三角洲。单是这份报告里对暹罗军队的描述,你们也该知道,暹罗的军队其装备,不输于我横海卫。近千年前,唐太宗说他为何能够战无不胜。原因就四个字:甲坚兵利。这决定战事成败的,当然有很多因素,但若是器不如人,打起仗来,是要拿大量的血肉去填的。大司徒,孤认为,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也不要让我大明的好男儿去做无谓的牺牲。是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