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战(七)-《全球战国》


    第(2/3)页

    “哎。人才匮乏啊。不光是大臣,连监才都不够了。”意兴阑珊的叹了一口气后,朱由栋很快又高兴了起来:“好!有了这个东西,吾就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

    吴有性作为一名医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人是最不喜欢做跟政治有关的事情了。实在是因为朱由栋是他认定了的老师,所以朱由栋拜托的事情他也只能尽力完成。但是,当做完了这些之后……

    “为老师做事,此乃学生的本分。不过老师啊,学生到底是大夫啊。”

    “哈哈哈,岂不知又可的本性。放心吧,你来回奔忙的这两个月,我们留在南京的这些人可没闲着。你的实验室,我已经给你建好了。全套玻璃器皿实验用具,酒精灯、四倍显微镜、隔离室、地下解剖室等一应俱全。地方嘛,吾的南华宫是在皇城的东南角,你的实验室暂时就在西北角。待会你去找曹化淳,他会给你安排好的。等以后方山那边彻底安稳下来了,你再搬到方山去。”

    “学生多谢老师!”说完这话吴有性拔腿就走,但走了两步后就退了回来:“呵呵,老师恕罪,学生一时激动,都忘了规矩了。请老师示下近期的研究课题。”

    “两个,第一,磺胺的生产要在半年内实现量产。第二,青霉素的预研工作要开始准备。”

    “是!学生领命。”

    “又可啊,我们从江淮买来的那一千多个孤儿,这两年还需要学习识字,所以暂时无法抽调给你学医。不过我已经去信给会稽张景岳、金坛王肯堂、南通陈实功、华亭李中梓、陕西临潼武之望等人。吾可是在信里给他们讲了一点这显微镜的妙用,相信这些大医接到信后都会纷纷赶来吧。到时候,你可得给吾招呼好了。”

    “这……老师是要把我大明现在存活于世的名医一网打尽啊!这,这真是我杏林界了不得的壮举。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真是三生有幸。”

    “所以啊,好好去做吧。医学发达与否,事关我大明百姓能否延年益寿,事关我大明的士兵受伤之后能否尽快返回战场。所以,他同样事关国计民生。”

    “是,老师请放心。学生定然不负老师厚望。”

    吴有性退下后,王承恩赶紧的走了进来:“小爷,王公求见。”

    “嗯,让他进来吧。”

    所谓王公,就是南京镇守太监王坤。这一位在朱由栋没有南下的时候,那可是清闲得很。现在储君南下,他是彻底的忙了起来。不过,虽然忙,但心里却很痛快:他这一年才五十二岁,若是把太孙伺候好了,以后,是有可能跟着太孙回北京去的。

    “小爷,您交代老奴的事情,老奴已经办妥了。苏州府那边的红契也办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