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零章 商界开始改变-《全球战国》


    第(2/3)页

    作为徐阶的后人,虽然徐家这些年缺少高官。但到底家学渊源在这里:徐元佐非常清楚,别看九边重镇四十万战兵被淘汰了三十万,但和南方的三十万战兵比起来,已经是难得的精锐了。等北边的军改完成,南边的军改自然不废吹灰之力。

    如此一来,皇上彻底掌握了全国的兵权,国家获得了强有力的战斗部队,户部的负担将极大的减缓——这都是好事。而受损的是谁呢?不就是那些已经地主老财化的军镇将领吗?

    “哧溜溜~”仰头又喝了一口,徐元佐感觉手中杯子里的牛奶温度已经有些不够了。然后他整了整衣服,准备下塔。

    刚走到楼梯口的时候,却看到自己的嫡孙徐本固爬了上来。

    “拜见祖父大人。”

    “嗯,何事啊?”

    “刚刚邮差送信过来了,是北京本高兄长给孙儿的信件。”

    “既是给你的,你自己看了便是。”

    “爷爷,孙儿已经拆开看了。本高兄长在信里说,您要购买的煤矿他已经帮着在皇家银行报备了。只是对方要求先缴纳保证金,这个……本高兄长手里的钱不够啊。”

    所谓本高,乃是徐阶的嫡孙徐元春的孙子,徐本高。此时是在北京担任锦衣卫百户。

    徐家现在主要就是两支:徐元春这一支是入的仕途。而徐元佐这一支,则是经商。两支官商勾结,互相帮衬。这种搭配,乃是目前大明豪门的常态。

    听完徐本固的话,徐元佐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家里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孙儿上塔之前,专门去账房那里问过了。目前家里所有可以抽调的活钱,只有六万银元。”

    “啊?!怎么只有这么点?”

    “爷爷!”这些年被徐元佐充分放权,负责全家资金周转的徐本固不自觉的提高了声音:“爷爷,这些年家里支出真的很大啊!太孙刚监国的时候拍卖盐矿,我家买了两个临海盐场,耗资一百二十万,截止到今日还没有完全回本。三年前战争基金会成立,我家拿出了三十万银元入股。前年暹罗战事结束后,我家又在西贡、新加坡各圈了一块超过三十万亩的大农场,这一块就投进去六十万元。最近,您老听说郑宏远等人从美洲带回了橡胶,又让孙儿派人去海南以一千银元一株预订了三百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