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进化论的萌芽-《全球战国》


    第(2/3)页

    看着女人自发流露出来的惊喜,朱盛淼心神不由得一荡:“真的。不过这么一来,原有的计划就要稍作调整了。且等我一下,我去和另外两位做个商量。”

    所谓另外两位,那当然是因为,朱盛淼的这支队伍,并不是纯粹的为这支印第安独立军运送武器弹药的。他们还有一个任务,便是载着郑光远和徐霞客两位大旅行家来美洲进行实地考察。

    说起来,自1620年受封散骑常侍,并得到徐霞客作为搭档后。郑光远已经在四处奔走了六年。六年来,他们的足迹走遍了东亚、东南亚各地,便是大明纳入统治范围不久的蒙古、新疆等地,也去转了一圈。

    这六年来,由于得到了朱由栋的大力支持,所以这两人的资金、各种做实验的设备仪器是不缺的。不惟如此,朱由栋还亲自下令,由御马监太监刘时敏亲手办理,为其挑选了六十名精锐和三十名对博物学感兴趣的方山学生做他们的护卫和助手。

    但,随着考察时间的延长,走的地方越多,见闻越来越广。郑光远以前想修百科全书的念头越来越惶恐:这个世界未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或许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万分之一都不可能,如何能修纂百科全书?

    在信件与朱由栋交流后,朱由栋建议他们暂时不修百科全书,而是修《植物学》和《动物学》。并且他还给这两人先划定了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方法。

    当然,即便是要修这两本书,需要耗费的时间也是极长的:新发现一种植物,要了解他的属性,起码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是吧?对此,朱由栋的建议是:你们作为先行者,先把广度做出来。深度这个东西,是你们的后人在你们的基础上继续努力的事情了。

    于是,秉持这个理念的两人,这六年来,带着队伍走了很多地方,发现了很多的新物种。而他们在东亚的初期工作做了一个阶段后,正好碰到朱盛淼的船队要三赴美洲,于是两人就留下部分助手在方山新成立的生物实验室继续研究观察,而他们则带着三十余名队员,跟着朱盛淼来到了南美。

    当朱盛淼来到两人的帐篷外面的时候,却听见帐篷里传来了激烈的争论。

    “荒谬!真是荒谬!苏华贤弟,愚兄这些年因为你的原因,走遍大半个亚洲,一顺平生之志,所以很是承你情的。但你现在这个观点真的很荒谬!”

    “振之兄,小弟只是提出一个猜测罢了,为何你的反应如此激烈?”

    “愚兄怎么能不激烈啊?听听,你刚才说什么?不同种类的动物,很可能存在一定亲缘关系,甚至有可能是从某一种动物演化而来?这,这是什么奇谈怪论?”

    “小弟倒不觉得是奇谈怪论。你看啊,我们来到这南美后,在这雨林里,见到最多的就是各种蛙类。这些南美蛙类,虽然形态、大小各异,生活习性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将其解剖后却发现,他们的生理构造与我大明乃至东亚的蛙类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他们就是蛙类。

    但,虽然他们是蛙类。可他们的四肢乃至躯干部分又和我大明池塘里的青蛙有一定区别。在小弟看来,这些特殊的构造,使其更能适应在雨林里的生存。

    那么问题就来了,东亚与美洲,隔着广袤的太平洋,怎么就会有如此类似的蛙类呢?若说他们没有共同的祖先,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长得如此相似呢?而他们之间的差别,却又全都符合其各种生存的环境,这就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并且不断演化是有可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