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师-《全球战国》


    第(2/3)页

    ……

    万里之外,伊斯坦布尔。大明帝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馆。

    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六出头,低额大眼,高颧塌鼻,肤色偏黑的青年人,气势凛然的背对着大使馆正门,直面着对面数百名披挂整齐,手里端着后装枪,身高普遍超过一米七的奥斯曼大维齐卫队。

    “本官再说一次!”青年人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但面容坚毅,操着熟练的突厥语大吼道:“这里是大明的使馆,只要桅杆上还有日月旗,那就是大明的领土,本官身负守土之责,绝不能容忍你们进入使馆!只要你们敢再踏前一步,本官视为奥斯曼对我大明宣战!”

    看着对面那个虽然个子很矮,但是气势惊人的中国人。这支大维齐卫队的带队首领,阿齐兹索科利恼火的用手重重的击打了一下自己的头盔。

    这是1627年的11月3日,距离欧奥签订停战协定,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

    欧奥停战后,奥斯曼在北非的土地丧失殆尽。但好歹,除了埃及以外,其他地方都是以沙漠为主,本来产出也不是很多。所以,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一口元气还是保留下来了。

    面对欧盟五十万武装到牙齿的近代军队的全力一击,奥斯曼还能保留国家元气,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这样的条约签下来后,易普拉欣在国内舆论上稍作引导,还是让国内的大多数百姓以及官员们,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非止如此,由于原先处于半独立状态的海雷丁们失去了的黎波里,不得已将基地转到了爱琴海,于是这种半独立状态也就消失了。然后易普拉欣就让这群北非海盗协同奥斯曼海军,拉着奥斯曼失去了土地的西帕西们去黑海南岸开拓乌克兰的黑土地,并且招募国内的农民去那里定居。如此一来,国内的矛盾大大的缓解,穿越者的名声居然不降反升。

    而且易普拉欣到底是材料学专业出身,他在结束了欧奥大战后,迅速对国内的一些大商人开放了部分日用化工品的生产技术。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奥斯曼的商人们就把生产诸如赛璐珞制品、各种新式的服装材料、建筑材料什么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了起来。

    而且得益于天玑星的加成,和平的到来,使得至少奥斯曼国内的商业迅速的恢复了活力。再加上欧盟那边因为落在奥斯曼手里的战俘过多,双方互换战俘后奥斯曼大赚了一笔。于是手里再次有钱的易普拉欣,启动了当年老索科利连通伏尔加河与顿河的人工运河的计划。

    当然,老索科利是想通过这条运河,使得奥斯曼的海军可以通过里海直接航行到波斯人当时的首都,大不里士的附近而不再去翻伊朗高原。而易普拉欣开通这条运河的计划,则是想要里海沿岸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不光是燃料,也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原料之一。材料学高材生没有石油,武功起码被废了一半。所以,内燃机啥的还太遥远,但油田的建设必须得马上提到议事日程来。

    至于说为什么不去开拓后世伊拉克科威特这些地方的油田:苏伊士没通啊,就算通了没有制海权也没法海运啊。

    总之,停战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奥斯曼全力北进,农夫和西帕西有了土地,工厂主有了新产品,商业也迅速恢复。整个国家除了对丢掉的土地有些惋惜外,居然展现出了一副中兴的样子来。

    然而,在大家都极为满意的情况下,总有人是不满意的。

    在奥斯曼帝国的高层里,最不满意的就是黎塞留了。

    大维齐阁下,你怎么能这样呢?当年在外高加索,你一天到晚都忙着兴建工厂,钻研科技。当地的民生政务,是我一手给你打理好的。

    苏丹亲兵集团要摘你的桃子,是我教你如何应对。你在向君士坦丁堡进军的途中,是我帮你勾连各地帕夏,让你登上大维齐之位后,迅速的稳定了国内局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