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七章 农业未雨绸缪-《全球战国》


    第(2/3)页

    可是,大明现在做不到大规模的生产化肥。

    但,无论如何,这提高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事情,还是得努力去做的:未来大明要制霸全球,起码要组建五百万以上的近代化军队,而且他还会因为血腥的战争造成的大量减员而不断要从国内继续征兵。在进一步削减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国家对粮食的消耗还会呈几何级上升。而未来几十年,小冰河气候还会愈演愈烈,不事先布局,将来怎么应付得了粮食短缺的局面?

    集体农场,是以工业生产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哪怕现在的机械化和化肥没有着落,只要管理得当,其产出,总是会比小农自己慢慢的耕种那两三亩地高得多的。

    这就是朱由栋在巡行天下,对大明基层的状况有了深入了解后,做出的第一个大动作。

    为了保证这个计划的成功,朱由栋巡行路上,紧急召唤来了徐光启、宋应星等人,群策群力,经过反复磋商、探讨,才定下了大明集体农庄的基本管理办法,以及部分粮食种植、防治病虫害的教材。

    或许有人就说了:大明现在农业劳动力不是在不断减少嘛,又新开荒地,劳动力从哪里来呢?

    这个问题,朱由栋自然也是想到了的。不过在他看来,哪怕没有机械化,在集体农庄这种生产方式下,一个农夫能够照看的土地也会远远超过普通的小农。更不用说,为了方便管理,他准备招揽部分朝鲜、日本的农夫进场耕种了。

    总之,开办集体农场的事情,到了1628年5月,经过吏部尚书孙承宗提议,国务会议通过,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后。随着倪元璐、黄道周、马士英、高宏图四人的走马上任,正是进入了实施阶段。

    而也是在这个时候,朱由栋一行,已经巡行到四川布政司保元府的剑州。

    “父皇,这里便是巴蜀第一雄关,剑阁了么?”

    “是啊,这便是剑阁了。我儿觉得此地如何?”

    “果然地势险要,真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哈哈哈,燚儿、焱儿,你们说说,这剑阁历史上被人攻破过多少次?”

    年仅七岁的朱慈焱蹦蹦跳跳的拍起手来:“大哥,大哥你先别说,我来数数,嗯,秦灭蜀一次,魏灭蜀汉一次,后唐灭前蜀,北宋灭后蜀各一次,我大明灭夏一次。一共是五次,父皇,是也不是?”

    “呵呵,焱儿说得还可以。”对七岁的小孩子,真的要求不能太多,只能是以鼓励为主。但是对十岁的朱慈焱嘛。

    “父皇,孩儿仔细思索了弟弟说的这五次巴蜀割据政权被消灭的历史,猛然发现,剑阁,似乎从未被正面攻破过。”

    “哈哈哈,燚儿说得对!”欣慰的点点头,朱由栋抬起手指指着剑门关上的阁楼道:“秦灭蜀,乃是蜀王贪图财货,自己开了一条道让秦国打进来。魏灭蜀汉,靠的是邓艾走阴平小道偷袭。后唐灭前蜀,是前蜀将士全都没有战意,唐军一到便望风归降。宋灭后蜀,则是从川东打进来的。至于我大明灭夏,呵呵,颖国公(傅友德)也是重施邓艾故技,从阴平绕进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