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全球战国》


    第(2/3)页

    “父皇,儿子请求率军去巴特那击败震旦人。”

    “嗯。”沉吟了一会后,沙贾汗看了一眼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自己的长子舒科。然后转头对次子舒贾道:“可以,我的儿子,你需要多少军队?”

    “按照赛义德总督的最新报告来看,粗略估计,敌人的兵力不会少于一万。或许后面还有更多的敌人源源不绝而来。所以,如您允准,请给予我五万军队。在这支军队里,按照以前维查耶纳伽尔王国军队的标准装备起来,应该不少于一万。”

    在历史本位面的17世纪,莫卧儿帝国已经频繁和葡萄牙人、荷兰人以及少量的英国人打交道了。从这些欧洲人手里,也接触到了火绳枪、前膛炮等热武器。帝国的军队,也慢慢的由一支纯粹的冷兵器部队,变为了冷热兵器混杂的军队。

    这种进程本来是非常缓慢的。但是前些年,达塔尔疾风暴雨般的攻击,让帝国军队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巨大损失。痛定思痛的帝国高层,在稳定住了战线后,也开始想办法获得诸如五连发步枪、重机枪、后膛炮等武器。

    这些武器的来源,前期是靠战场缴获,中期是向波斯购买:为此,帝国放弃了在喀布尔与波斯的争夺。到了现在,奥朗则布去了安得拉邦,接管了当地的工厂后,已经恢复了那里的生产。帝国自己总算是有了一点产量。

    当然,达塔尔本身的根基都不牢靠,这些工厂的产能是有限的。所以,短期内,莫卧儿帝国四十万常备军,绝大部分都没有完成换装。

    作为一个将军,赛义德属于垃圾级别。但作为一个官僚,比哈尔邦的总督还是合格的。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赛义德在报告了极尽夸大了明军的装备优势,说对方人手一把可以连发的步枪,大炮的数量更是极多,炮弹打过来的时候覆盖了整个战场云云……

    这份夸张的报告,在阿格纳产生了正面的作用。至少从皇帝沙贾汗以下,没有人轻视明军。

    “舒贾,我的儿子,我先给你驻扎在阿格纳附近的五万禁卫军。这里面,有两万人是新列装了后膛枪、机关枪和后膛炮的部队。”

    “感谢您的慷慨和信任,父皇。”

    “舒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