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奥朗则布背刺-《全球战国》
第(2/3)页
这就只能是用军火支持了:加油,奥朗则布大帝,请你用我们送的军火,尽可能多的打死可恶的中国人。
他们不光是心里祈祷,嘴里说说,实际行动也很努力:除了第一批次军火外,后续他们还源源不断的给奥朗则布送来了大量的子弹、炮弹以及少量的枪械。到了最后,他们干脆直接送钱:拿去收买人心用。
到了1632年的8月,西班牙派出的一支由三艘五千吨级铁甲舰和三艘三千吨级铁甲舰,以及五艘三千吨级的铁甲补给舰也抵达了印度半岛的西侧。
在此时,印度半岛西侧的果阿和孟买都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所以,原先奥朗则布觉得最担心的对方提出的在印度半岛西侧获取港口的事情,反而没费他多少力气就解决了。但菲利普的本意其实是想在印度半岛南端再开一个港口:不管是孟买还是果阿,纬度都太高了一点,从半岛西侧绕到东侧,距离还是太长了。
为此,奥朗则布非常努力的去协调了:半岛南端不在帝国的控制范围内啊。
但是,他这边还没有协调下来,阿格纳的命令来了:阿散索尔镇会战失败,雨季结束,敌人即将长驱直入。帝国将集结所有力量,在坎普尔与敌人决战。安得拉邦要尽可能的输送足够的枪械、子弹到阿格纳。
这个就麻烦了:虽说西奥两国的军火比安得拉自己工厂的产品先进得多,种类也丰富得多。可是当年达塔尔修建的各种枪炮厂,其出产的兵器,大多数口径都与西、奥两国送来的军火不同。所以,奥朗则布也只有把安得拉现有工厂的产品尽可能的往北边送,而自己麾下的部队,则全部换装了西奥的武器。
时间进入1633年的1月,奥朗则布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双方的决战已经是迫在眉睫。再加上明军这边由于所有主力部队已经全部登陆,运输护航压力大减,原先以锡兰岛为基地的大明南洋舰队印度洋分舰队也从仰光回到了锡兰岛驻守——在不发动海战的情况下,等于是西奥两国的海上支援彻底断绝了。于是奥朗则布下定了决心:出兵,去偷袭震旦人的后队!
此时的奥朗则布麾下,有七个师的兵力(含两个奥斯曼师)。他在审慎的思考后,只带了四个师出发:后勤压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三个师还没有完全整顿好。这种部队带上战场,起不了多大作用不说,反而容易引发全军崩溃。
印度半岛的德干高原,说是高原,其实平均海拔也就500~600米。虽说因为地形原因,也有很多险要的地段。但,这是三皇子殿下在本国领土上行军啊。因此,到了1633年的3月13日,这支六万人的兵团,已经走通了半个高原,来到了恒河平原的边缘。
“殿下,我方的斥候在距离此地四十余里的地方发现了震旦人的军队,不过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和您给我们描述的有点不一致。”
“哪里不一致了?”
“是,您告诉我们,根据阿格纳的情报,震旦人的军队打着的旗帜是红底黄日月。但是前面那支军队的旗帜,除了红底黄日月以外,在其旗帜的右下角是白色的,白色的区域上有一个符号。”
“嗯……”搜索了脑子里达塔尔的记忆后,奥朗则布微微一笑:“据说震旦人喜欢自称天朝上国,对周边的一些小国穷国,他们并不直接统治,只是让这些小国定期上贡……这支部队应该是震旦人的仆从国派来的,很好,震旦人也真是狂妄得可以了,居然敢用仆从国的军队来守卫他们的侧翼。对方大概多少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