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全球战国》


    第(2/3)页

    但是呢,海军到底是技术军种嘛,除了军舰本身,军舰上的其他科技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他有空就往方山科学院跑。

    自从方山科学院攻克了电阻问题后,最近这一年多来,方山电学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研究发电厂相关设备以及电能并网输送。二是电话、电报。前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是宋应星,而后一个项目,朱由栋直接启用了宗室朱逵柚。

    就最近方山的研究进度来看,大型发电厂以及广泛的电能应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电话和有线电报,已经看到了曙光。方山科学院甚至已经在开始编写中文电码了。

    也就是这样了,大明新一轮的科技大爆炸,起码还需要三五年的功夫。在这之前,大明还得在科技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继续与敌人战斗。

    不过,科技落后就不打了么?真是笑话。作为一个来自天朝的穿越者,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从小耳濡目染,天朝建国后的六次战争,大多数情况都是在装备不如别人的情况下战斗。那又如何呢?

    所以,虽然丢了印度有些肉痛。但整个大明自朱由栋以下,都没有多少沮丧。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时间进入了1638年的十一月,一路之上,从北京出发,铁路、公路乃至盘山小路都走过,持续奔驰两月的田尔耕,终于风尘仆仆的到达了大明的木邦军民府。

    作为朱由栋穿越到这个时代里闪动蝴蝶翅膀,第一次开疆拓土拿下的土地。三十多年来,得益于玉石生意越做越大。整个木邦府现在非常的繁华,当地的百姓也总体富裕。自然的,这里的人对朝廷的忠诚度也极高。

    现在,由于地理的关系,这里成了大明接纳自印度败退回国的诸多官员、军官、商人及其家眷的第一站。

    “下官拜见温相。”

    “指挥使客气,老夫丢了印度,现在回到国内后就是引颈待戮的身份,可当不得指挥使温相的称呼啊。”

    “温相言重了,下官这次奉皇上旨意来到木邦,主要的任务就是审讯、甄别归国人员。临出京前,皇上特意交代,温相是对国家有大贡献的人,所以到时候温相只要交一封请罪的奏章就算完事。”

    “浩荡天恩,直让老臣感激涕零!”

    待得温体仁朝着北京方向跪拜完毕后,田尔耕才开口道:“下官一路之上也遇到过一些从云南出发的信使,不过下官还是想亲耳听温相说一说最近的战况。”

    “这是正事,老夫理当尽力配合。”

    简单的说起来,自1638年6月的德干会战结束后,遭受重创的明军不得已收缩防线,将主要的兵力配置在了坎普尔这个恒河中游的交通要道。而南印度的欧洲联军因为大面积的疫病,也不得不暂停了进攻的脚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