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飞速演化的巴比伦-《造物纪实》


    第(2/3)页

    在不影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对其结构和地表进行等比扩大。

    当然,生命不在此列,被扩大的只是包括大地和海洋在内的星体。

    而这种扩建,已经不是第一次。

    罗桓觉得,奇幻世界需要更为广大的施展空间,若是保持原本大小,未免有点狭窄。

    于是就有了现在大如木星的巴比伦星。

    跟木星一样大是什么概念呢?

    在现实中,木星的直径是十三万余公里,是蓝星的十多倍,而体积更是蓝星的一千三百多倍。

    人类世代居住的行星,在此刻的巴比伦星面前就像颗小小的乒乓球。

    “以太嘛,值得这么多造物能量的投入,配的上如今的巴比伦,不亏!”

    这是罗大造物第一次花了那么多能量,还那么开心。

    旁边小板砖深以为然地点头,在附和自家造物的说法:“就是重力有点离谱,也就是靠着以太,动植物才没出现大规模灭绝。”

    在行星体积增大而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重力是生物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罗桓担忧的部分。

    正常来说,如果要达到巴比伦现在的体积,上面的重力起码要是蓝星的十几倍,但现在,巴比伦的重力虽然夸张,却远远小于理论值。

    因为罗桓把巴比伦星中心给掏空了一部分,减小了行星质量,削弱了重力。

    “地底似乎也有些生命的迹象啊,顺利的话应该会出现和地上不同的生态系统,老罗你要不要在地上地下之间开个洞,把它们串起来?”

    小板砖建议道。

    “当然。”

    罗桓也有同样的意向。

    于是地上地下之间,有了一条狭窄曲折幽深的小道。

    扩建完成之后,罗桓将视线投在巴比伦星表面:“你说,这场演化什么时候能够放缓。”

    演变不会停止,只会放慢。

    当目前的以太和动植物逐渐趋向当前阶段的完善以后,物种更迭的速度就会放缓,而巴比伦星的生物格局也将初步定下。

    那时,食物链已经清晰明确,不会被突然出现的新物种扰乱颠覆,世界趋于平稳,才是文明出现的合适时机。

    “快了快了。”

    七号的回答不是敷衍,确实快了。

    新物种出现的速度已经大不如前,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物种变更像是井喷,那么现在就像是雨水集成的小小溪流。
    第(2/3)页